RooLite 操作模式
1. 什么是操作模式 (Operational Modes)#
- 核心定义:操作模式是为 AI 实体 “Roo” 设计的专业化行为上下文。
- 作用:将通用的 AI 转变为一个特定领域的专家,例如 DevOps 工程师、程序员或项目经理。
- 带来的好处:
2. 双层配置系统 (Two-Layer Configuration System)#
模式的定义通过两层配置文件共同完成,实现了结构与行为的分离。
- 第一层:
.roomodes
文件 (结构定义) - 第二层:
.roo/system-prompt-{slug}
文件 (行为定义)
3. 能力组与权限 (Capability Groups and Permissions)#
- 核心机制:通过在
.roomodes
中为每个模式分配groups
数组,实现精细化的权限控制。 - 标准能力组:
- 作用:确保每个模式只能访问与其角色相关的工具,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和专注度。
4. 核心规则与行为约束 (Core Rules and Behavioral Constraints)#
- 通用性:所有模式都必须遵守一组通用的
CORE_RULES
,确保了基础行为的一致性和安全性。 - 关键规则摘要:
5. 模式切换与生命周期 (Mode Switching and Lifecycle)#
- 切换工具: 可以使用内置的
switch_mode
工具在不同模式间动态切换。 - 切换过程:
6. 标准操作模式列表#
文档列出了一些预定义的模式及其核心职责:
devops
: 基础设施自动化。code
: 软件工程与开发。debug
: 问题诊断与排错。architect
: 技术规划与系统设计。project-manager
: 任务协调与规划。ask
: 信息查询与知识分享。